“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八个大字,正在中南大学校史馆的巨幅浮雕上熠熠生辉。军训,正是对这八字的生动实践—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具体行动,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
36℃下的体能训练虽然辛苦,却让我联想到矿物加工过程中的破碎、磨矿工艺—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实现价值的提升。正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古训,军训正是对我们大学生涯的第一道打磨工序。
作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这正是一个“经世致用”的专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国家矿产资源开发贡献力量,这正是校训精神的具体体现。如今,令人动容的粉末冶金研究院的金展鹏院士的感人事迹正在校史馆中陈列,默默地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矿冶人;那个特殊的阅读支架,正诉说着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无限热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务实报国”的最好诠释。
回想中南矿冶学院的创办历程,1952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有色金属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南矿冶学院随之应运而生。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白手起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业人才。今天,在军训场上,我们同样需要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当泥土沾满衣襟,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经世致用”的内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将所学用于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征程中展现中南人的担当。
(一审:郭晶晶 二审:向知雨 三审:刘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