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南大学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捐赠协议签约仪式在科教楼三会议室举行。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谢雪、铁矿石业务亚太区市场董事总经理达特(Dauter Oliveira)、中国区技术总监宋清诗,湖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柴世钦,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副校长郭学益、柴立元,学校科学研究部、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教育基金会、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仪式上,柴立元与谢雪共同签署捐赠协议,并互赠捐赠支票、捐赠证书和捐赠奖牌。协议约定,淡水河谷公司将向中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581万美元,用于支持中南大学新建低碳和氢冶金实验室(下称“新实验室”)。
达特表示,淡水河谷认识到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并为此制定了多项战略目标,包括到2030年前将“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范围2”(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绝对排放量减少33%,并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以及到2035年前将“范围3”(价值链上下游各项活动的间接排放)净排放量减少15%。此次捐赠符合其“范围3”减排目标,希望新实验室能够有力推动低碳和氢冶金领域的研究,成为其研究领域的重要枢纽和人才高地,助力钢铁行业加速脱碳和绿色转型。
柴世钦表示,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是促进和深化高校科技与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这次签约,推动中南大学与淡水河谷公司的长期合作,利用好共建新实验室的机会,紧密结合湖南教育发展实际,加强中巴之间人才交流国际合作,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易红代表中南大学对淡水河谷公司表示衷心感谢。中南大学将加速推动新实验室的建设,使其能够尽快投入使用,并与淡水河谷长期保持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携手共进,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据了解,新实验室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将专门用于开展低碳和氢冶金相关研究,包括低碳烧结和球团、高效炼铁以及氢气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该实验室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届时将向采矿和钢铁行业所有科研人员开放。
淡水河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镍的生产商之一,公司同时还生产铁矿石球团矿、铜、铂族金属、金、银和钴。淡水河谷是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自1973年向中国出口第一船铁矿石以来已与中国合作长达50年。我院朱德庆教授团队与淡水河谷就缓解我国低碳炼铁原料短缺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进行合作长达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