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率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师生组团赴俄罗斯,参加第二十九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与俄罗斯多所高校深度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学科发展。
组团参加国际矿物加工最高学术会议,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
国际矿物加工大会(IMPC)是国际矿物加工领域规格最高、最权威的学术会议,每2至3年举办一次,被誉为矿物加工领域的“奥林匹克”大会,自1952 年在伦敦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了28届。
2018年9月17-21日,第二十九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IMPC2018)在俄罗斯莫斯科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成功举办,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28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本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由俄罗斯科学院主办,设置了学术会议和展览两个板块,共有来自48个国家的1900余人参加了大会(其中学术会议正式参会代表达730余人,中国代表140余人)。学术会议共收到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580多篇学术论文,设置了11个分会场,共安排了300余场学术报告,涵盖工艺矿物学、粉碎和分级、物理分选、磁选及电选、表面化学、浮选及浮选药剂、生物冶金等学术议题。在学术会议内容之外,本届大会在莫斯科会展中心(Expocentre)安排了为期3天的展会——“2018采选博览会”(IMPC2018-EXPO.Mining and Mineral Processing),8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矿山企业和服务商参展。
直接对话俄罗斯高校,探讨“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开发与人才培养合作
在IMPC大会期间,应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邀请,我院邱冠周院士率团于2018年9月15日至9月25日参访莫斯科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会见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孙来麟教育领事,探讨与俄罗斯高校合作事宜,深入交流联合培养“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开发新型人才。期间访问了俄罗斯联邦国家研究型工艺技术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SiS)以及圣彼得堡国立矿业大学(Saint-Petersburg Mining University)。
2018年9月20日,邱冠周院士访问了俄罗斯联邦国家研究型工艺技术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SiS),并与Андрей Яковлевич Травянов院长进行了会谈。俄罗斯联邦国家研究型工艺技术大学是俄罗斯一流冶金高校,Андрей Яковлевич Травянов院长是冶金领域知名专家,曾于2015年4月访问了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此次双方就中俄双方钛产业现状及发展、中南大学与俄罗斯联邦国家研究型工艺技术大学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邱冠周院士邀请Андрей Яковлевич Травянов再次访问中南大学,探讨并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