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会议专栏

    生物湿法冶金界国际大师齐聚中国长沙

    发布时间:2018-01-1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今天,由中南大学承办的“第十九届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大会”(IBS2011)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此次学术盛会是自1977年开办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据悉,此次会议的主题为“生物湿法冶金:用生物技术的钥匙开启矿产资源利用的大门”。350余位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和中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生物冶金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本届大会。

    2007年9月,在德国举行的第17届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大会(IBS2007)上,中南大学副校长、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冶金”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邱冠周教授代表中国,成功获得第19届国际生物湿法冶金专题讨论会(IBS2011)申办权。本次国际会议组委会主席由邱冠周教授担任,同时聘请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王淀佐教授和美国工程院院士CoraleL. Brierley教授为组委会名誉主席。

    邱冠周说,以往历届会议由于在外国举行,参会的我国学者人数十分有限,本届会议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必将给更多的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互动的平台,进一步扩大我国在矿物生物湿法冶金领域的国际影响,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生物湿法冶金相关领域已经形成的合作关系,有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科学技术,让中国走向世界。

    在持续3天的会议上,来自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南非科学院、德国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南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2位院士和专家将在大会作主题报告。大会设有3个分会场,共100多个分会报告,内容涉及生物冶金的浸出基本原理,生物浸出的应用,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金属及矿山废弃物的生物修复等重要研究领域。


    背景资料:

    生物冶金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将矿石中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制备高纯金属及其材料的新技术。已成为世界矿物加工的前沿技术,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环境友好和低污染等特点。尤其是在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生物冶金技术显示出强大优势。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扩大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量。

    我国现有有色金属资源的70%都是低品位、原生、多金属复杂矿,目前传统技术难以经济利用。开展低品位复杂硫化矿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对解决我国特有的低品位复杂矿产资源加工难题,扩大我国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量,提高现代化建设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物浸出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目前美国30%(世界上25%)铜金属产量是通过生物湿法冶金生产的,国内生物冶金技术工业化应用起步晚,目前较多地应用于铜矿,但也仅占铜产量的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