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军营,迷彩服带着一种陌生的硬感,让人感到一种属于军训的艰辛感。清晨起的闹铃总是尖锐地刺破黎明,接着便是日复一日的训练。立正、稍息、跨立……汗水,成了我们最忠实的伴侣。我的四肢在重复中发出酸痛的抗议,思绪时常飘回寝室里的舒服与惬意。特别是第一天,在体感四十度的高温下训练,让我崩溃不已。那时我以为,军训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折磨我们,让我们学会服从,在于没苦硬吃。
转变发生在某个黄昏。我们练习队列表演,步伐总是不够齐。教官没有斥责,只是让我们立定,好好冷静冷静,反省自己。在一轮巨大、正在沉落的夕阳下,形成了悲壮的黄色光晕。就在那片光晕里,我看着身旁同学们同样疲惫却紧绷的侧脸,看着我们身上被映照得愈发深沉的迷彩,一种奇异的感觉攫住了我。那身衣服,不知何时,已不再是陌生的负累。它被汗水反复浸透,被阳光久久炙烤,它包裹着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我”,而是一个共同呼吸、共同承受的“我们”。我感觉到了一股青春的气息。我似乎看到了十年后,大家对这段岁月的追忆和感慨。我体会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释怀。
我忽然懂得了这身迷彩的重量。它承载的,并非仅是训练的艰苦,更是一种秩序,一种责任,一种将个体融入集体的、沉默的誓言。那抹看似普通的绿色,是无数人与我同行、共担风雨的见证。
即使军训结束了,即使那身迷彩服被叠放进衣柜深处,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沉淀下来,烙印在骨骼与精神里。它带给了我们这么多“战士”共同的难以忘怀的回忆。它培养了我面对困难时的勇气,让我在困境中能重新穿上那身“无形”的迷彩,以在集体中淬炼过的、更坚毅的姿态,去迎接属于我的每一个战场。
在军训最后的几天,我将好好珍惜这与大家同舟共济的岁月,做好我的任务,无悔于青春。
(一审:郭晶晶 二审:向知雨 三审:刘若华)